9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美国“国防部”的名称改回“战争部”。为什么是“改回”,特朗普政府此举的诉求是什么?

  

  美国国家军事部门的名称,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联合起来打响独立战争时,13个殖民地并没有堪称军队的武装力量,只是在13个殖民地民兵的基础上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独立战争胜利后,大陆军也完成历史使命解散了。直到1787年费城制宪,决定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在建立联邦政府的同时,其军事部门也得以建立,这个部门的名称就叫“战争部”。

  此后,美国战争部在长达160年的时间里统一负责美国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的建设和管理。直到1947年,依据正式通过的美国《国家安全法》,战争部更名为“军事部”,1949年,美国《国家安全法》修正案通过,美国国家军事部门正式定名为“国防部”,直至今日。

  现任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以其所强调的“战士精神”为总统特朗普所青睐。今年3月,在其就任国防部长不久,海格塞斯在社交平台上就“你是否赞同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发起网络投票,吸引超过20万网民加入。其中,54.3%的投票者支持使用“战争部”名称。

  6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一同参加北约年度峰会。与会期间,特朗普表示:“你们知道国防部长这个职位以前是叫战争部长的,也许叫战争部长也不错,因为我们都感觉自己像战士。”这是特朗普公开表达了将美国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的意愿。至9月5日签署行政令,算是这件事情有了一个结果。

  

  特朗普上个总统任期与军方的关系堪称一地鸡毛,对前国防部长埃斯珀和参联会主席米利上将频繁恶语相加,对拜登在美军推行的“觉醒运动”更是大力“拨乱反正”,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是其推动军队改革的一部分。

  海格塞斯上任伊始,就大力开展以清除“觉醒运动(以多元化、平等、包容等为核心内容)”、重组军事院校监事会、清查国防部账目为主要内容的“重振美军战斗精神”军事改革。对于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国防部长海格塞斯认为:“更名事关重大,可以重拾美国的‘战斗精神’。”对于将更名与“战斗精神”联系起来,其实非常牵强。与其说是提振所谓“战斗精神”,不如说是加强特朗普和国防部长的权力。

  对于将国防部改为战争部,美国政府的官方文宣强调了1789年美国战争部成立后的“辉煌”历史,包括1812年至1815年间对抗英国的第二次独立战争、1848年的美墨战争、1865年的南北战争、1898年的美西战争,以及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9年将战争部改为国防部后,美军却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屡遭败绩。因此,“相较于仅强调防御能力的‘国防部’,‘战争部’传递出更强烈的备战决心与坚定意志”。

  其实,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有实力的强弱,还有战争是否正义、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是否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等。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的获胜,都不是因为其国力、军力如何强大,而是殖民地独立、解放黑奴等具有道义上的正义性,因而得到主要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支持,得道多助;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失败,是干涉他国内政、侵略殖民战争,属于非正义,不仅得不到世界人民的支持,甚至招致国内人民的反战浪潮。

  在选战中以较大优势获胜的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多项政策遭遇显著不利。在国内政策上,收紧移民政策、驱逐非法移民等导致劳工短缺、民众不满,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的矛盾尖锐。在关税战贸易战方面,特朗普政府对贸易伙伴加收惩罚性关税,导致国内物价高涨、国民生活负担加重。在全球地缘政治上,俄乌不仅没有走向谈判、停战与和平,冲突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样窘迫的背景下,特朗普签署了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的行政令,也有对冲施政不利的考虑。

  

  那么,特朗普下令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是否意味着美国国防战略、军事战略的重要转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