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2025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20AI合作。合作覆盖了Physical%20AI的实践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的合成处理,模型的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以及模型验证测试等。

  9月24日,阿里巴巴(HK09988)港股盘中涨超9%,股价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9月24日,阿里巴巴旗下夸克正式发布全新AI创作平台“造点”。该平台集成AI生图与AI生视频两大能力,率先接入通义万相Wan2.5。

  继Qwen3-2507系列发布之后,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目前,Qwen3-Max-Instruct的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超越了GPT-5-Chat。正式版本在代码能力和智能体(agent)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在涵盖知识、推理、编程、指令遵循、人类偏好对齐、智能体任务和多语言理解的全面基准测试中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表示,人类和AI将演进出全新的协同方式,从Vibe%20Coding到Vibe%20Working。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公司,都会有众多的Agent和机器人24小时为我们服务。正如电曾经放大了人类物理力量的杠杆,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的智力杠杆,人会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强大。

  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表示,为了迎接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这意味着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提升。

  吴泳铭在云栖大会演讲中表示,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仅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以解决气候、能源、星际旅行等重大科学难题。

  他表示,通往超级人工智能之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二是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这是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三是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能够“超越人”。

  吴泳铭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未来全世界或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吴泳铭表示,未来可能会有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agent(智能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