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永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和劲头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延安作风”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擦亮了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1.“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一语,出自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与党内同志的一场经典谈话。1940年秋,延安马列学院特地安排邓力群等四位同志前往杨家岭迎接毛泽东同志来作报告。毛泽东同志得知来意之后摇摇手说:“我们是共产党人……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在毛泽东同志的谈话中,“延安作风”是指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等共产党作风,“西安作风”是指奢侈浮华、贪图享乐、脱离群众等国民党作风。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作风的灵魂所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要求推行“三三制”政权制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贯穿在建设“三三制”民主政权、实施民主选举制度等政治过程之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还体现在政治清明、法纪严明、从严治党、惩治贪污腐败方面。《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作风的价值内核。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并完整论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系统形成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方法。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选举投票、征收公粮、互助合作等都遵循了这一工作方法,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决策,重大事务征求群众意见,由群众创造出来取得成效经验后,党集中起来经过研究上升为一种政策,而后推广实行并逐步完善,为党赢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作风的显著标识。在延安整风运动当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由此肃清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及其抗战初期右倾错误的严重危害和影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从根源上把全党从长期的教条主义束缚和对共产国际神圣化的迷信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全党全军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延安作风的鲜明底色。延安时期,面对物资匮乏,中国共产党人与群众同甘共苦、上下同欲,大力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一起过紧日子。边区政府成立之后,所有工作人员均无薪俸只有微薄津贴,生活简朴蔚然成风;根据地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陕北的好江南”。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还内蕴着廉洁奉公的要求,为政风清朗与政治清明奠定根基。

  2.“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延安作风”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与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中央八项规定成了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人们由衷感到我党延安时期的好作风重新回归。当前,在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和扩大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80年前“延安作风”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和守正创新,对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人民公仆、时代先锋和民族脊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