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促进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体制机制(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开展二〇二五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主动力,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消费领域新增长点加速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但也要看到,消费潜力释放仍存在一系列障碍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为团长的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在中央统战部的组织协调下,围绕“完善促进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体制机制”的主题,赴福建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一线问需问计,把握消费动向

  一个村庄,展现基层消费融合多元发展态势。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树葡萄香甜可口,内河景观绚烂多彩,村里探索“农业+旅游+研学”的发展模式,打造了集特色农业、休闲文旅、夜经济于一体的产业集群,进一步释放乡村文旅发展潜能。“乡村老人用餐问题如何解决?”“村集体年收入有多少?”“游客到村消费情况怎么样?”……考察团问得仔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雯丹一一作答,介绍了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详细情况。

  一条古街,印证城市更新与居民生活的有机融合。得益于近年来“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和“西街综合提升工程”的开展,泉州市西街保留了流转千年的烟火气,成为当地人文和历史完美融合的见证。“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古街修缮如何保证‘留人、留形、留生活’?”在熙熙攘攘的客流中,考察团现场发问,问计于民。

  一款软件,精确切合需求,深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在厦门美图公司,致力于让图像、视频、设计的制作变得更为简单。借助于人工智能浪潮,多款自媒体产品制作软件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客户终端付费意愿怎么样?”“公司利润增长持续度如何?”“人工智能浪潮带来哪些机遇?”边看边问,考察团深度调研。

  从乡村旅游到城市消费,从科技园区到龙头企业,考察团一路深调研、问办法、寻反馈,召开座谈会,与省市政府职能部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民营企业家等深入交流,了解福建在提振消费、城市更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等方面的举措和建议。

  在赴福建考察前,考察团部分成员还在京调研了部分平台企业、城市更新和创新消费场景,了解促进线上消费、服务消费等相关情况。

  注重问题导向,探索发展路径

  在位于泉州晋江市安踏982中心的安踏集团品牌中心,玻璃展柜里,一双设计简约、绘有红蓝条纹的白色运动鞋引人注目。

  “这是安踏1991年创立以后推出的第八十二款产品,鞋号982。安踏超前采用当时少有的专业制图电脑设计海报,这款鞋成为安踏的第一个爆品。”安踏集团董事局副主席丁世家向考察团介绍,将这里命名为982中心,就是为了不忘初心、敢于创新。

  创立34年来,安踏已从一家传统的民营企业转型成为具有现代化治理结构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公司,拥有员工总数超6.5万名。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消费之源,面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和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冲击,要加强预研预判,及时进行政策储备和政策创新。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完善再就业服务和稳岗就业措施,对受冲击较大的企业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扶持。”考察团表示。

  石狮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以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助力福建中小企业出海销售,拓展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还提供跨境平台培训、创业孵化、人才支撑等服务,获得了考察团的一致好评。考察团表示,福建打造了“跨境电商+产业带”的新模式,吸引了年轻人赴闽创业,形成了跨境电商生态圈,经验值得推广。

  在位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嘉庚创新实验室(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考察团重点了解到,该实验室前瞻性布局实施80余项科技与产业化项目,已为200余家知名校企提供技术服务,有力支撑了汽车、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的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