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

  山东青岛市市北区跨海大桥高架桥下的公园。 闫 婧摄

  本报记者??季觉苏??范昊天??王??者

  城市里,不乏立交桥、高架桥等桥梁。如何开发利用桥下空间,更好地造福于民,是检验城市工作精细化、人性化程度的一项指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更新中,一些地方将桥下空间打造成为运动场地、护学驿站、休闲公园等,有效地满足了市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日,记者在多地展开探访,看桥下空间怎样进行更新与改造、带来便利与欢笑。

  上海市苏州河中环立交桥下

  运动社交成风尚

  傍晚,上海市民李先生下了班,从地铁北新泾站出站,直奔苏州河中环立交桥下的篮球场。他跟朋友提前约好了场地,要打两个小时的球。

  “这边离我家近,而且开在桥下,打球不怕扰民。”李先生说,“环境也很好,桥柱上还画了画,看了都让人身心愉悦。”

  这片桥下空间,位于长宁区苏州河与中环高架交会处,占地约3.5公顷,曾因为地形复杂、荒草生长而乏人问津。2020年,随着黄浦江与苏州河岸线贯通工作的推进,长宁区决定对这片桥下空间进行更新改造。

  改造项目由区建管委联合区规划资源局、体育局、北新泾街道等多方参与,区交通管理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另有两家公司分别负责设计、运营。改造目标很明确:不能简单铺一块绿地,而是要让这片地真正成为服务居民的城市公共空间。

  设计方提出了“动物象限”概念,在桥体、桥柱上绘画动物形象,并分区域进行主题化改造:北部的“火烈鸟象限”,包含体操房、观景平台、滨河休憩通道等;西南的“猎豹象限”,设置体育服务中心、篮球场等;东南的“斑马象限”,拥有五人制足球场、景观公园等。各具特色的分区,丰富了北新泾街道居民的健身休闲空间。

  更新改造,并非一路顺畅。在“斑马象限”,设计方起初想打造一块棒球场,为此请来棒球运动员实地挥棒,却发现球有可能飞到桥面上,影响安全。设计方与运营方反复沟通,最终决定将这片区域调整为3个小型足球场。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人制足球节奏比较快,更容易受到欢迎。”

  更新改造,也非一劳永逸。桥下空间的具体业态,会根据市场化机制动态调整。在网球赛季,网球人气变旺,篮球场可以转型为网球场;同样,足球场也可以开放给飞盘爱好者。

  如今,这片桥下空间单日最多接待居民约500人次,已成为长宁区颇具人气的运动、社交场所之一。“自负盈亏的机制,促使企业不断优化服务、更新项目,让居民受益。”长宁区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王雅卉说。

  湖北武汉市黄浦大街立交桥下

  驿站便利上下学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门口,家长们正在接孩子放学。不远处,江女士把车开到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的护学驿站,很快找到了停车位。

  “以前这个时段,周边没地方停车,只能停到远一些的商场或者江边。要是赶上下雨,走这么一段路,大人、孩子的衣服鞋袜都得弄湿了。”江女士说,近来得益于桥下空间改造,停车位增加不少,早晚高峰时,接孩子的家长还能免费停车。

  除了长春街小学,这一市中心路段还有多所中小学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等。“过去,早晚高峰时段,接送学生的车辆常造成拥堵和安全隐患。”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分局交管大队副大队长陈文春介绍,为解决这一痛点,交管、城管等部门广泛听取周边居民意见,对该路段展开了全方位改造。

  武汉有数百座城市桥隧,改造工程因此将目光投向了桥下空间。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市政处副处长陈健表示,去年以来,武汉启动了桥下空间改造利用工作,聚焦场地空置、环境脏乱、设施陈旧等问题,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增添景观功能、实用功能。

  去年底,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改造利用一期项目开建。“我们打造护学驿站,整合零散地块,增加了140多个车位。上下学时段,家长可以免费停车1小时。”建设方武汉城投城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熊华飞介绍,驿站还设置了座椅、图书角等,服务家长和学生,停车场也向社会车辆错峰开放,以缓解周边的停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