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流量见顶的当下,平台正全力寻求新的增长曲线。AI电商、即时零售和跨境电商将成为今年“双十一”的新增量。

  “黄金周”余温尚存,年度消费大促“双十一”的号角就已吹响。

  10月9日,京东以“现货不用等”的口号开启“双十一”;同日,抖音电商正式启动“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据公开信息,淘宝天猫、拼多多、快手、小红书也已陆续预热,将同步于10月中旬加入“双十一”战局。

  “抢跑”背后,各大电商平台正在集体简化规则,“立减”“直降”“直接减免”等成为关键词。与此同时,AI电商、即时零售与跨境出海等方向,正在逐渐成为平台挖掘新增量的突破口,为已走过17年的“双十一”注入新的活力。

  史上最长“双十一”?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双十一”的首要特点,在于启动时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

  早在国庆中秋假期前,“双十一”就已拉开序幕。9月26日,苏宁易购率先官宣,将“双十一”启动时间定在9月30日,直接将国庆档嵌入大促周期,打响了“双十一”的“第一枪”。10月9日,国庆中秋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京东与抖音也相继跟进,正式开启各自的“双十一”活动,延续了早启动的节奏。

  “这一安排借助假期消费热度,将旅游、服务类消费动能延伸至实物商品领域,形成消费惯性的有效承接,助力整体消费市场保持活跃。”曹磊说。京东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十一”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启动“双十一”,消费者会有充裕的选购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双十一”将于11月14日结束,累计持续37天。业内人士称今年或将是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双十一”。

  对于“双十一”拉长战线的做法,曹磊指出,其核心逻辑依然是电商大促“预热造势、蓄水引流”的延续。此外,曹磊分析,“对平台和商家而言,更长的促销周期意味着更充足的准备时间。无论是分阶段规划发货节奏、避免物流拥堵,还是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定价策略、优化活动玩法,都能更从容地推进,减轻集中促销带来的运营压力。同时,也能缓解用户的购物焦虑,提升整体体验。”

  不过,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俊斌也指出,“双十一”购物周期延长是必然趋势,但过长时间的促销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疲劳,可能影响促销的效果。

  玩法持续简化

  近年来,复杂的大促规则逐渐让消费者感到疲软。在今年“618”期间,各大平台首次尝试取消了“满减”活动,转向“直降”“立减”等简单玩法。

  平台也看到了玩法简化带来的市场效果。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天猫总裁刘博表示,“618”全周期天猫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长10%,且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

  今年“双十一”,促销玩法将持续简化。

  据记者梳理,抖音电商主打“简单优惠”,重点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推出了“立减折扣”与“一件直降”核心商品玩法,立减优惠力度为15%及以上。消费者无需费力计算或拼单凑单,即可直接以优惠价格购得心仪商品;而京东主打“官方直降”概念,商品页面直接显示“双十一价”,无需凑单;淘宝天猫也推出了官方立减玩法,让消费者购买单件商品即可享受直接减免。

  此外,据曹磊观察,今年平台的促销玩法还体现出对“用户圈层细分”的重视,能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营销,对用户而言,本质上也是一种“选择简化”。

  “比如,会区分会员与非会员——像京东PLUS会员、淘宝88VIP会员,会享受专属权益;也会根据用户属性划分,比如学生群体、价格敏感型用户、中产阶层、高净值人群;还会按地域分为一二线城市用户与低线城市用户。”曹磊表示,如今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已能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触达,这种细分策略能让促销更贴合不同用户的需求,可以简化用户决策链路,提升大促效果。

  业内人士总结,今年“双十一”在消费侧的重点是“实惠”“简单”“高效”。一方面,优惠机制直接、透明;另一方面,通过场景化和内容化的结合,引导消费者从自身需求出发,在了解商品的过程中快速决策、便捷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