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亮眼却调味偏重、搭配欠缺,儿童餐≠成人餐的“缩量版”
记者 师悦
色彩缤纷的餐食、卡通造型的餐盘、附赠的精美小玩具……中秋国庆假期将至,带着孩子出门游玩、聚餐时,吃什么、怎么吃成了许多父母的“心头大事”。如今,儿童餐已成为不少餐饮店的“标配”,也成了家长在外带娃就餐的便捷选择。
然而这些看似“量身定制”的儿童餐背后,却藏着不少隐忧。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不少儿童餐只是成人餐的“缩量版”,存在营养搭配不合理、果蔬蛋白质不足等问题。家长似乎买到了“方便”,孩子吃下去的却可能只是一份“将就”的餐食。
现象丨儿童餐渐成餐厅“标配”花样繁多
“宝宝餐免费”。在海淀区一大型商场内,一餐厅门口显眼处摆放着醒目的儿童餐海报,海报上卡通造型的糕点吸引着孩子的目光。在另一家餐厅门前,工作人员穿着玩偶服,熟练地扭出各种形状的气球,试图吸引携家带口的顾客进店消费。
连日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商场发现,儿童餐已经成为餐饮企业吸引亲子家庭群体的重要抓手,催生出了一片潜力巨大的“新蓝海”。记者询问了21家不同业态的餐馆,其中提供儿童餐的有15家。其中,顾客就餐就可免费获赠儿童餐的有5家,其余收费儿童餐的价格多在十几元至三十几元,另有一家店推出在点评平台打卡免费赠送儿童餐的活动,未打卡单点17元一份。一些品牌还通过赠送玩具等手段吸引小顾客。
在一家粤菜餐厅,色彩鲜艳的餐盘、卡通造型的甜点餐食以及随餐赠送的按压车玩具,共同构成了让孩子难以抗拒的“快乐套餐”。“这份套餐是专门为孩子点的。”坐在餐桌前的刘女士笑着说。她身旁,5岁的儿子正专心地大快朵颐。刘女士坦言,他们是双职工家庭,平时工作忙碌,自己厨艺也有限,“天天让孩子吃我做的‘老三样’他也会腻,休息日带孩子出来吃一顿,算是改善伙食,也是我们家固定的亲子时间。”
谈到选择儿童餐的原因,刘女士说:“首先它造型可爱,孩子有新鲜感;其次,有的店里还送小玩具,孩子一顿饭能安安静静吃完,我省心;再者分量是专门为小孩设计的,不浪费。最重要的是,我们潜意识里觉得,既然是餐厅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搭配上总应该比跟着大人吃重口味的餐更科学、更健康吧。”
像刘女士这样青睐儿童餐的家长不在少数。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2022儿童在外就餐及其相关因素调查报告》,6岁至12岁儿童经常在外就餐的比例为44.4%。美团发布的《2023儿童餐线上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外卖儿童餐订单量年同比增长300%。餐饮不再只是大人的主场,小鬼当家已成为餐饮消费主流。而在今年3月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在服务消费领域,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儿童餐的发展,不仅为餐饮市场注入了新活力,而且为市民消费带来了新体验。
隐忧丨调味重搭配偏更像“迷你成人餐”
虽然提供儿童餐的餐厅不少,但是在采访中不少家长提到,想给孩子选份满意的儿童餐并不容易。
部分儿童餐只是简单地将成人菜品分量减少,随之而来的高油、高盐、高糖问题引家长担忧。一家烤肉店售价39元的儿童套餐内容颇为“丰富”:章鱼小丸子、炸鸡块、炸薯条作为小食,配上水果、一小碗牛肉饭或面条、一杯果汁或牛奶。店员告诉记者,儿童餐里的牛肉饭与成人的相同,只是盛装容器变小了。当记者询问牛肉饭能否免浇酱汁、减盐时,店员摇了摇头说,牛肉是提前腌制好的,口味无法单独调整。该店员坦言,牛肉饭对低龄儿童来说偏重口,更适合年龄大些的孩子。
刚带孩子用完餐的赵先生说:“儿童餐卖相是好,孩子也喜欢,可仔细一看,小食全是油炸的,热量肯定不低。我们在家做饭,肯定以蒸煮为主,更健康清淡。也就偶尔满足一下孩子的好奇心,长期吃肯定不行。”
类似的情况在一家川菜馆同样存在。该店提供三款儿童餐,其中两款都包含了宫保鸡丁这道经典菜。店内工作人员介绍,儿童餐中的宫保鸡丁与成人餐使用相同的酱料炒制,仅可做免辣处理,而酱料中固有的糖、盐比例无法更改。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