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山海共融 和合共生——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启幕。图片由中共辽宁省委统战部提供

  构建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聚焦政党协商内容开展重点考察调研;创新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助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创建“惠帮企@链上沈阳”载体,以统战优势激活社会力量;深耕“连海情”品牌,扩大海外朋友圈……五年来,中共辽宁省委统战部以责促行、以责增效,确保各领域统战工作落地见效。

  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三项机制”推动政党协商工作水平提升

  辽宁作为东北振兴战略支点,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密集,参政议政资源丰富。中共辽宁省委统战部以机制建设为重要抓手,建立完善政党协商工作科学统筹、议政建言、闭环管理三项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以“科学统筹机制”提纲挈领

  每年年初,省委统战部协助省委围绕全省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情况、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研究制定年度政党协商计划,统筹安排协商座谈会不少于6次。结合省委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目标任务形成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参考目录,支持指导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优势特色确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聚焦政党协商内容开展重点考察调研,统筹协调有关方面帮助解决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中共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以来,已开展政党协商7次,提出意见建议208条。

  以“议政建言机制”提能强基

  省委统战部每月同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开展学习交流,建立健全省法院、检察院、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工作联系机制,定期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进一步拓展党外人士知情明政渠道。畅通议政建言“直通车”专报机制,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以调研报告、意见建议等形式直接向省委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委托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无党派人士围绕“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贯彻落实情况”对对口联系市开展专项民主监督,以民主党派视角帮助党委、政府查找问题、解决问题。2024年8月以来,形成提案、议案、社情民意等成果1000余件,提出监督意见200余条。

  以“闭环管理机制”提质增效

  出台“党外人士重要意见建议办理反馈暂行办法”,规范“提出—办理—落实—反馈”流程。省委统战部协助党外人士汇总、分析重要意见建议,提出办理地区和部门,形成办理清单,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后交办。相关地区、部门将办理结果反馈省委统战部,省委统战部以适当方式反馈党外人士,至此形成政党协商工作的闭环流程。今年以来,党外人士通过政党协商会议等提出重要意见建议85条,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发展改革委等22家相关单位吸纳83条、出台措施96项、转化为政策文件24个,实现建言成果有效落地。

  下一步,省委统战部将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积极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提供支持帮助,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贡献统一战线的智慧和力量。

  丹东:精神共筑 产业共兴 民生共安

  助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

  辽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统筹精神家园、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三大领域,助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

  凝心聚力绘同心

  指导丹东市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七进+N”活动,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示范校开展理论宣讲近百场,受众10万余人次。在凤凰山、大梨树村等29处景区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景观点,组织开展冰雪嘉年华、辣白菜节等“文体旅+民族”活动,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