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朗朗)2025的晚夏,一个活了五百余年、集阴鸷、暴戾与破碎感于一身的“魔头”司马焦,以一种带有侵略性的美感闯入观众视野。如幽暗深渊,又如易碎琉璃,吸引着人探究。

  25岁的陈飞宇迎来职业生涯中又一次重要亮相。这不是他第一次接触复杂角色,却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借角色反观自己。

  图为陈飞宇《献鱼》剧照。来源:陈飞宇工作室微博

  “他活了五百年,我才二十五”

  一袭黑衣,银灰的发色,走进采访间的陈飞宇带着某种轻快。

  “我毕竟才25岁,不像司马焦,已经活了五百多年的老祖宗。”

  这种气氛水雾一样弥散。对话中,有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像雀跃的泡泡,比如第一次和王影璐见面。

  “她拎着一个布袋子就进来了,微信头像恰好是一只水獭。”这个和剧中情节类似的巧合,让陈飞宇觉得“特别有缘”。

  第一次拍古装戏的王影璐丝毫不怯场,“她真的很像廖停雁,没有什么复杂的心思,也不会过度观察别人,就是很简单、很纯粹、很敬业的一个人。” 这份勇敢让陈飞宇忍不住对照自己。

  他不是这样的,第一次拍古装戏时特别紧张。事实上,尽管已有多年表演经验,自己依然会为每一个新角色焦虑:“开机前一天我肯定睡不好,会担心无法迅速融入。”

  拍摄一部电视剧,往往意味着演员需要在非线性的时间线里穿梭。开机第一天,可能就要拍摄第13集的内容,需要将前12集的前因后果全部理顺。这种挑战,让陈飞宇感到忐忑,即便在开拍前他已经和司马焦相处了很久。

  刚接触《献鱼》剧本,他就立刻找了原著来看,纸面上的司马焦浮现出具有“压迫感”、“阴湿风”的形象,“这不是一个扁平化、非黑即白的‘大魔头’”陈飞宇说,“有一种独特的、冷冷的气质,他的底色是悲凉的。”

  对于一个演员而言,重复自己是安逸的,但陈飞宇不太想去重复已经走过的路。 司马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他内心对于挑战的渴望。“每一个比较中二的男生,可能心里都有饰演这一类人物的欲望,”他说,“尤其是演员遇到了和自己可能性格上反差很大的这样的人物,更愿意去接受这份挑战。”

  这是一场不轻松的表演。25岁vs 500年,年龄的鸿沟,是经验与阅历上难以逾越的天堑。

  但平行时空里两个人物的情感共通,或许可以成为突破口:孤独。

  聊到这里,采访刚开始时那种轻快和雀跃慢慢沉降,有时候难以分辨是陈飞宇在讲司马焦,还是司马焦在进行自我剖白。

  亦或是,演员在借角色,进行某种审视。

  图为陈飞宇《献鱼》剧照。来源:陈飞宇工作室微博

  浅薄的孤独 深刻的共情

  司马焦的孤独,是被囚于三圣山五百年的无尽虚空,是全世界都将他视为异类、视为工具的极致疏离,深不见底。

  没有见过三圣山外的世界,渴望自由;家族命运又如烙印般无法挣脱,司马焦暴戾、乖张的表象下是复杂、纠结,这种内在撕扯与抗争吸引着陈飞宇。

  “人性中最有魅力的部分正是这种挣扎。”陈飞宇觉得,表演的本质是理解人。

  “文艺作品永远都是在探讨人性,每一个人都是环境动物,他的行为都与他的经历有关。”

  人和人的共情从来不是无源之水。

  “演司马焦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有点压抑。这种压抑其实就是来源于我的性格,我自己本身性格当中就有比较压抑的一部分。”

  在自我剖析中,陈飞宇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人。这一点,意外地与司马焦形成了某种重叠。“他有很多事情,很多心里话羞于表达。因为他害怕被拒绝,或者说他害怕被否认。”

  陈飞宇分析:“你看那么强大一个师祖,他都不敢说出自己内心所想。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是很脆弱的,内心很敏感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