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一些车主抱着对4S店和汽车品牌的信任购买了保养服务套餐,如今却面临“钱交了、服务没了”的境遇——

  ——————————

  “9788元买的18次保养,只用了4次,4S店就没了。”哈尔滨某学校地理老师王萌颇感无奈。

  近日,她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反映,2022年8月,她在哈尔滨奇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通公司”)购买了一辆别克昂科威S,之后在销售人员推荐下加购“双保无忧”保养套餐,承诺6年有效期,能在控股方广汇汽车旗下多家4S店使用。

  当时她觉得“省心又划算”。可没想到,这份“保养套餐”竟成了“跑路套餐”。

  想约保养,4S店没了

  2023年2月、6月,王萌在离家更近的哈尔滨美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通公司”,同属广汇汽车旗下)给车做了两次保养。2023年11月,她再去预约车辆保养时,却被美通公司告知“做不了”。

  随后,她与销售此套餐的奇通公司交涉。对方销售人员赠送了两次基础保养,并在“广汇汽车双保无忧服务合同变更确认书”上,手写补充条款:“车主可在同城店内享受保养套餐,保养需提前一天告知。”

  今年3月,王萌想给车预约保养,但拨打奇通公司的固定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她上网一查发现,奇通公司好像“跑路”了。有人在网上发文,说联系不上奇通公司。

  王萌联系当时的销售人员,“我发现他的(微信)名称已经改了,他说这个公司拖欠他们工资快半年了”。

  消费者赵鹏也遇到类似问题。2022年9月,赵鹏在哈尔滨购买了一辆雪佛兰探界者。2023年6月,他花3000元在哈尔滨美通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购买了9次无期限保养服务,“想着以后修车保养都方便”。这家公司与前文所述美通公司同属广汇汽车旗下。

  2024年2月,他第四次去做保养时,却发现“这家店变成了零跑汽车4S店”。赵鹏联系当时的销售人员,得知对方已经“去别的4S店上班了”。

  而他花费3000元买的套餐只用了三分之一。

  还有和王萌、赵鹏同样遭遇的车主,也在分享维权经历。他们抱着对4S店和汽车品牌的信任购买了服务套餐,如今却面临“钱交了、服务没了”的境遇。

9月12日下午,几名工人正在奇通公司原址清理建筑垃圾。一辆货车上堆着成捆的纸质票据,上面“哈尔滨奇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字样清晰可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雷/摄

  记者现场探访:门店易主、票据散落

  “我第一时间找了别克官方客服,对方说‘这是经销商个人行为,和品牌无关’,让我走司法程序。”王萌不认可这个说法。她说,别克App上显示,奇通公司是授权经销商,“授权经销商出了问题,品牌方怎么能完全不管?”

  记者在别克App上看到,位于哈尔滨广汇汽车园内的“哈尔滨奇通”,标有“授权经销商”标识。经过地址比对,别克App中的“哈尔滨奇通”就是王萌购买保养套餐的奇通公司。

  赵鹏同样感到不解。他说,自己此前的保养,都是通过雪佛兰App预约的。预约记录截图上清楚显示了公司名称“哈尔滨美通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我信任雪佛兰的‘选品’,才在美通购买保养套餐。现在出问题了,品牌方却说‘和总公司无关’,这合理吗?”赵鹏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分别拨打了别克和雪佛兰的客服电话。别克客服表示,经销商是独立经营主体,和品牌方只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财务、经营都独立。“双保无忧”是经销商自己卖的产品,该由经销商负责服务或退款,别克公司对此并不知情。别克客服补充道,奇通公司已于2024年12月16日终止与别克的合作。

  雪佛兰客服表示,哈尔滨美通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早已不是合作方,“这个(退款)是要他(指经销商——记者注)自己处理,我给你处理不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不少汽车品牌要求“只有在官方授权的4S店做保养,才能享受整车质保政策”。别克客服明确表示,如果在非官方授权4S店保养,出现问题,他们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