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新使命 彰显新作为——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进青“满月记”
“一个多月以来,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克服缺氧不适,迅速进入状态,努力熟悉省情,全身心投入工作,彰显了过硬的政治素养、昂扬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9月4日,援青干部人才代表座谈会召开,10名援青干部人才代表先后汇报进青一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第六批480名援青干部人才进青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海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立足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融入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和绿色算电协同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实现了第六批援青工作的良好开局。
初抵高原:在感恩奋进中积蓄力量
“作为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中的一员,来青一个月最深的感受就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工作上充分信任、委以重任,生活上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晓军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让我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我将深入践行‘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的要求,蹄疾步稳融入青海,为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援青干部人才代表座谈会后,省委网信办援青干部刁毅刚激动地说。
“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不仅是刁毅刚援青一个月来最深刻的感受,更是所有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共同的心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始终高度重视对口援青工作,坚持将援青干部人才作为推动青海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进青一个月时间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2次高规格会议,为援青工作定标定调。省委组织部坚持将援青干部人才纳入全省干部人才“总盘子”,按照组织部部长“建好‘援青干部人才之家’,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的要求,结合援青干部人才专业特长,合理确定岗位分工。同时,积极协调省卫生健康委、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为援青干部人才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保障。
为了让援青干部人才尽快融入青海,省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对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援青干部人才骨干培训,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省直企事业单位的10余名专家授课,帮助援青干部人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和对口援青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帮助熟悉青海省情社情民情,掌握高原保健相关知识。
“省委组织部和相关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贴心服务大家的衣食住行,让我们在异地他乡实实在在体会组织的关心关怀,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援青工作中。”省林业和草原局援青干部韩非说道。
主动融入:在调查研究中找准切入点
清晨,在黄南州尖扎县昂拉乡河东村,天津援青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了解农业种植情况和大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天津援青指挥部总指挥裴治的带领下,天津援青团队积极对接中咨海外公司组建联合调研组,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黄南州各市县开展全覆盖调研,收集各领域意见建议80余条,为高质量编制天津援青“十五五”规划提供了依据,确保规划与黄南需求精准对接。

“来青为什么?在青干什么?离青留什么?回去带什么?”这是每一名援青干部人才都在思考的问题。为了答好这道“必答题”,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带着真情实感,主动走进农村牧区、机关企业、项目一线,熟悉风土人情、掌握工作实情,有的同志驱车6、7个小时,只为看一眼偏远地区的真实情况;有的同志带着氧气瓶走村入户,用手比划着跟牧民群众唠家常;有的同志白天调研,晚上在宿舍边吸氧边整理材料……30多天里,480名干部人才融入高原,与青海各族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他们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的,都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都是广大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