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商逐梦启新程——看江苏这样同心赋能促民企“质”变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在这片被运河与长江共同滋养的土地上,江苏以水为笔、以城为砚,将千年的文脉与时代的创新共溶于一幅双面绣——一面是小桥流水的江南雅韵,一面是智造腾飞的经济浪潮。
南京的软件谷、苏州的工业园区、无锡的物联网基地……
在这些现代化的创新高地,随处可见的,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形成的“江苏经验”,时刻彰显的是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突破中的“苏商担当”。
高位引领推动 筑牢民营企业发展根基
“党委政府有助力,民营企业才有动力,民营经济才有活力”这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民营企业家们的一致认识。
民营经济是江苏经济的“半壁江山”,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作为有聚集近五分之一的中国500强民营企业的营商沃土,江苏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促进“两个健康”放在突出位置,锚定“走在前、做示范”目标,以系统性谋划、制度化推进、精准化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江苏省委统战部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深入实施“新锐苏商、新程致远”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通过培养一批优秀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引领全省民营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引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围绕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1650”产业体系,开展“强链扩群、强基向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活动,搭建政企沟通“连心桥”,主动赴民营企业宣讲政策、倾听诉求、破解难题,依托大统战工作格局,协调省有关部门、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合力。
“闭环管理”更为政企互动提供重要载体——通过调研形成“政府政策支持”“重点招引企业”“企业问题诉求”三份清单,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会上各部门与企业家一对一答疑、“马上就办”,会后跟踪反馈、满意度调查,以服务的确定性驱散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同时,江苏建立省级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库,遴选项目在用地等要素保障方面享受省重大项目同等待遇,坚决破除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还将出台《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等政策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用心用情为企业纾困解难,加强政企沟通协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形成了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苏州市作为民营经济的“沃土”,更是将促进“两个健康”融入城市发展血脉。市委、市政府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构建“5310”工作计划,即通过5年培育3大工程、实施10项行动,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两个健康”工作体系。
2025年,“苏州民营企业家之家”的揭牌,成为深化“两个健康”的重要载体。围绕“党建引领、惠企直达、产创融合、商会赋能”定位,构建“企业+党建”“企业+科创”“企业+金融”等八大工作矩阵,已汇集125家企业的148项优质产品与服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跨界合作。让企业家在这里找到“精神家园”,更找到“发展伙伴”。苏州市工商联则主动担当“服务员”“联络员”“宣传员”角色,以“增强主体意识、优化服务生态、强化组织协同”为主线,打出服务“组合拳”。
在政策制定环节,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组织企业参与《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文件起草,收集意见建议近300条;
在服务企业环节,升级中小微企业服务联盟至18家单位,推出“满天星企航”服务计划,从人才引航、创新导航到金税续航、法治护航,精准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将其融入大统战工作格局,市委组织部推出青年人才9条措施,市科技局鼓励高校院所实验室大型仪器向民营企业开放共享;
在组织协同环节,组建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商会、低空经济产业联合会等新兴领域商会,联动异地苏州商会网络,让商协会成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纽带”,凝聚起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