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华文媒体展现出勇气与担当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不会忘记,80年前,海内外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最终赢得了这场正义之战的伟大胜利。历史也不会忘记,抗战时期,海外侨胞、华文媒体开展救亡运动、投身抗日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当时,华文媒体是宣传抗战、动员舆论、号召华侨参与救亡运动的一股重要力量,以笔为枪,在人类反法西斯战争中书写了荡气回肠的篇章。
华文媒体是历史真相的捍卫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文媒体积极报道中国抗战的消息。其中,《南洋商报》贡献尤为重大,不仅开设了中国问题时评栏目,还在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加派通讯员,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力求准确、迅速、翔实地报道抗战的最新讯息。

除了东南亚,世界其他地区的华文媒体也都站在真相的一边、正义的一边、和平的一边,持续报道中国军民保家卫国的消息、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在国际舆论场上形成了支持中国抗战的氛围。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华文媒体展现出了勇气与担当。日军攻占南洋之后,一些华文报刊不愿成为日本美化侵略的宣传工具,就此停刊。华文媒体始终强调维护历史真相、维护人类正义事业、维护世界和平,体现出了媒体的专业性和不屈不挠的风骨。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仅一周,12月20日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以《日寇攻宁大肆残暴》为题,连续刊文详述日军屠杀平民、碾尸街头的暴行,成为全球首个系统揭露南京大屠杀的中文媒体。
华文媒体吹响救亡的号角
抗日战争期间,华文媒体同仇敌忾,纷纷开展各种各样的抗日救亡活动,形成了空前一致的抗日舆论,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华文媒体的号召下,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广泛开展抗日宣传,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贡献良多。
在东南亚,华文媒体大力宣传抗战、形塑抗战舆论,设立捐款热线、训练义勇军。在华文媒体的动员下,许多华侨回到中国,投身抗战一线。《南洋商报》在1941年发起了“七七签名运动”,发表公开信向蒋介石表达华侨团结抗战的决心,陈嘉庚带头签名。报业大王胡文虎,给抗日前线捐赠钱款、物资,并通过《星洲日报》不断呼吁社会各界捐赠财物支持中国抗战,都得到了南洋侨胞的积极响应。1942年,“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在马尼拉秘密创办《华侨导报》,编辑黄薇在日军眼皮底下编印报纸,揭露日军“大东亚共荣圈”的欺骗宣传,坚持地下办报三年。
在美国,一批华文报刊应抗日救亡的需求而创立,大批华文报刊在抗击日寇上也表现出了空前的一致。台山籍华侨伍盘照在美国西部创办的《中西日报》,发出掷地有声的社论《对日可宣战矣!》。《美洲华侨日报》持续发表社论,呼吁国际力量支援中国抗战,强调“吾人今日之任务,应当是坚定抗战必胜之信念,巩固抗战之团结”。

在拉美,华文报刊积极宣传、动员和组织华侨华人支援中国军民抗战,声势浩大,发动捐款、购置医药物资送回中国。秘鲁《公言报》成为报道抗战新闻、联络各地侨胞募捐的重要渠道。抗战爆发时,何莲香当年还只是个11岁的学生,她和学校话剧团的同学不仅活跃在利马街头,更长途跋涉到秘鲁南北各地的华人社区,参加义演募捐。以孩童之身担当“救国救乡”的重任,成为秘鲁华社“全民抗战”的缩影。
抗战时期,华文媒体工作者在艰困的环境中坚持宣传抗日,因而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钉。他们中的一些人,宁折不弯,英勇牺牲。
在当时,东南亚的华文报刊是日军的重点打击对象。泰国《中原报》创办人蚁光炎因为积极宣传抗日,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单”。1939年11月,日本特务指派汉奸刺杀了蚁光炎。1941年,日军侵入马来西亚后,1910年12月20日由孙中山等人创办的槟城《光华日报》由于持抗日立场,社址被日军占领,报纸被迫停刊,创刊以来所有的文件、报纸全都被毁,连印报机都被日军运走。该报书记员陈文彬遭日军施以灌水酷刑致死。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