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买单 暗藏收割账单
市场火热需求旺盛 野蛮生长乱象丛生
情绪消费买单 暗藏收割账单
捏玩具释放压力、找陪聊寻求安慰、做疗愈缓解焦虑……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为情绪价值买单,五花八门的情绪消费正悄然兴起。然而,热闹背后也藏着诸多算计。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标榜具有解压功效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号称可以治愈心灵的服务背后套路颇深。
现象
解压玩具藏安全隐患
“又上新啦!其实开盲盒的快乐未必在于抽到隐藏款,而在于未知带来的惊喜感。”作为潮玩爱好者,“95后”女生小程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四处扫货。对她来说,盲盒早已不再只是简单的玩具,而是压力大时的“情绪解药”。
相比之下,“00后”女生小林更喜欢用毛绒公仔拯救自己的坏心情。“最爱卡皮巴拉,那种呆萌慵懒的形象真是太治愈了!”
对于“吃谷人”小邓来说,沉浸在“谷子店”里就是莫大的幸福。在她眼中,那些由漫画、动画、游戏等作品衍生出来的徽章、立牌等周边产品,不仅能让自己收获满足感,还能在与“同道中人”分享好物时找到归属感。
在电商平台上,形形色色的解压玩具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捏捏乐”的行情尤为火爆。以一家经营蛋仔派对、海绵宝宝等卡通形象“捏捏乐”的店铺为例,产品销量超过2万件。但从“买家秀”晒出的照片可以看出,这些“捏捏乐”包装极其简陋。记者咨询客服,对方也表示没有产品标签。有消费者反映,“捏捏乐”质量太差,且味道很大。
事实上,这类现象并不少见。广州市消委会曾委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针对解压玩具开展比较试验,发现解压玩具普遍存在标识信息缺失的情况,参与测试的样品仅有40.5%同时标注了产品名称、生产者名称和地址。
此外,一些 “捏捏乐”玩具产品还存在二甲苯释放量超标现象,会对皮肤、黏膜具有强烈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长期接触会使人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皮炎等中毒现象。
猫腻
陪聊缺标准打“擦边球”
除了实物以外,情绪消费还可以有更加多元的形式。听一场演唱会、看一次脱口秀,都能让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在电商平台上,一些主打陪伴的虚拟服务也颇受欢迎。
“夜晚降临,忙碌的身心得到片刻喘息,积压在内心的故事,在这里倾诉、宣泄……”以一家提供连麦聊天、文字语音、哄睡连麦、树洞解忧、游戏陪玩、失恋安慰等多项服务的店铺为例,客服表示连麦聊天分为盲盒、金牌、男女神、首席、锦鲤、翘楚六个等级,价格分别为每小时60元到340元不等,而包周则从1314元到7999元不等。
不同等级究竟有什么区别?客服称,等级越高,颜值、声音、双商、体验感越好,但并未给出具体标准。
记者询问是否能视频,客服又发来一份价目表,上面显示共分盲盒、神级和首席三个等级,每小时收费320元到720元不等。
“视频相较于连麦文字语音选择性较少,1分钟内不满意可以换人”。记者进一步询问,如果换了人也不满意是否能退款,客服表示“不能”。
在另一家同样提供连麦聊天等服务的店铺中,商家打出“24小时有人,可语音可视频,试音看照”的广告,配套的一段视频里,先后出现多名衣着暴露的年轻女性。
“有任何需求跟客服沟通。”客服发来价格表,上面显示,文字/语音条服务中,最高等级的“翘楚”15分钟收费90元,包天收费888元。而连麦/通话服务中,“翘楚”15分钟收费140元,包天收费1520元。
“现阶段,情绪消费属于新业态,相关标准并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也无从保障,一些商家故意游走在灰色地带。”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表示,与实体消费相比,虚拟消费一旦发现“货不对板”,消费者往往更难维权。“相关平台应加大审查力度,杜绝软色情、虚假宣传等不良内容的传播,如果商家提供的服务违反公序良俗,甚至存在违法行为,平台要及时采取下架屏蔽等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