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电(记者许佳雯)近日,“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在杭州圆满落幕,9支青年农业创业团队从全球97个国家的519份申请中脱颖而出,围绕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展开激烈角逐,多项聚焦人工智能与普惠农业的创新方案获评审高度关注。

  经过近3小时的激烈比拼,坦桑尼亚SafeSip团队凭借其设计的禽业安全用水创新方案斩获本届大赛金奖,来自中国的猪群实时守护战团队凭借其创新的智能化养猪方案荣获银奖,来自美国的PlanPulse Patch团队摘得铜奖,其项目瞄准温室番茄等高附加价值作物的生长预警监测。

  本届大赛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浙江大学和拼多多共同主办,由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与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支持举办。大赛旨在发现、加速和推广以青年主导的创新商业模式和数字解决方案,释放农业领域的创新潜力,解决数字农业相关的挑战。

  粮农组织创新办公室主任马文森在致辞中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资源减少和供应链脆弱等全球性挑战的同时,需把握其中蕴藏的非凡机遇,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精准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重新构想农业体系,构建高效、更显公平且具有可持续性的粮食生产格局。

决赛开幕式上,粮农组织创新办公室主任马文森致辞。主办方供图

  仿生净水、AI养猪、纳米诊脉:青年创新方案破解农业痛点

  SafeSip团队凭借其创新的禽类饮水安全解决方案荣获金奖,该项目聚焦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南苏丹、埃塞俄比亚等七国的禽类饮水安全问题,针对小农户至大型鸡场均面临的水源病原体高发、抗生素滥用及气候波动难题,SafeSip创新性地推出“肾仿生超滤+太阳能IoT监测+分级订阅”一站式方案,该方案结合仿生过滤、太阳能物联网监测和灵活付费模式,可有效净化水质并实时监测运行状态。

  试点数据显示,该系统显著改善了养殖健康水平,有效降低了水传疾病发生率和禽类死亡率,同时帮助农户在短期内收回投资成本,并大幅减少了抗生素使用量。项目成员Faith Sebastian Kuya介绍:“这项改变每月仅需约6美元(即每天0.2美元),对农户来说非常实惠。”她表示,接下来会继续优化技术、推广项目,让更多东非小农户实现安全用水。

聚焦东非七国禽类饮用水安全的SafeSip团队代表,正在进行比赛路演。主办方供图

  获得银奖的中国团队,面向规模化养猪场景,利用AI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对猪只24小时不间断健康监测。该系统能够秒级识别发热、嗜睡等异常行为,并自动预警,使管理人员可及时干预。据介绍,该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劳动效率,目前在育肥阶段,1名饲养员一年可以饲养1万头猪。项目成员胡义勇表示,“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技术,让养猪工人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的劳动更轻松,更受尊重。”

来自中国的项目代表正在向评审和观众进行技术讲解。主办方供图

  夺得铜奖的是美国PlantPulse Patch团队,专注于北美温室番茄等高价值作物的病害早期预警,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一种纳米材料传感器,通过捕捉植物生病前释放的极微量气体,并结合AI算法进行分析,可在病害症状出现前48-72小时发出警报,该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检测方式的不足,预计能大幅减少作物病害损失。谈及项目推广中最大的挑战——如何有效触达客户,团队成员表示:“本次大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极大地提升了项目的全球影响力和可见度,帮助我们直接连接潜在用户。”

来自美国的PlantPulse Patch项目,瞄准北美温室番茄等高价值作物,把纳米材料传感器贴在叶片附近,提供病害早期预警。主办方供图

  大赛其他项目也分别对应行业痛点,提出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匈牙利团队借助高空智能气球监测系统,实现对农田灌溉、病虫害及野生动物侵害等情况的低成本实时观测;乌干达团队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有效支持农田灌溉及冷链仓储运营;泰国团队则结合卫星遥感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秸秆焚烧风险的精准预测与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