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直播间里,既能“淘”到好物,也能“掘金”求职新机遇。

  “薪资待遇如何”“是否需要加班”“单位距离远吗”……每次直播,面对求职者实时发出的弹幕,“无锡云聘”直播招聘师李婷总会引导企业HR耐心地一一解答。在这里,她既是连接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桥梁”,也是帮求职者问出心声的“嘴替”。

  直播间里一键投递简历,或许就能叩开全新的职业大门。直播带岗这一新兴舞台,也正迅速成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新蓝海”。

  今年6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2024年直播带岗发展报告》显示,近几年,直播招聘已经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继招聘网站、服务商网站之后的新型数字化招聘产品。2023年,每月有超过2.5亿的用户在快手寻找工作机会,快聘直播带岗场次总数近550万场;截至2024年年底,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抖音政务号发布政策宣传、招聘活动相关短视频17.84万个,开展直播带岗7.36万场,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达4.05亿。

  当求职者“闯入”直播间,该如何护航他们的找工作之路?

  越来越热闹的直播间

  这两年,李婷目睹了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涌入直播间,“最让我们有成就感的,就是在评论区看到大家反馈‘面试成功’‘工作不错’”。

  隔着屏幕为求职者“带岗”的背后,是大量幕后工作。李婷告诉记者,一场仅一两个小时的直播,需要团队前期严阵以待。“我们必须提前了解清楚每家企业的背景、岗位要求和薪资福利等,挖掘亮点并将其制作成精炼的PPT进行展示。直播结束后,还需要筛选和整理简历,并精准分发给企业。”更火热的要数线下招聘会的现场探岗了。“如果是校招季的大型招聘会,直播开启后弹幕不断,互动时间往往超过预期。”

  两年前,智联招聘上海分公司的直播招聘师郭丽娟开始参与“海鸥计划”项目,与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妇联等单位合作,每年都会组织多场直播带岗活动。在她看来,直播招聘师的核心价值在于“架桥”,既要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也要洞察求职者的真实需求。“我们需要系统地向求职者阐述企业背景、岗位需求与文化氛围,明确企业真正需要怎样的人才。因此,主播不仅需掌握招聘相关知识,还要深入了解行业背景,才能精准传递岗位信息,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郭丽娟坦言,即便准备再充分,也难免遇到不太熟悉的领域。“如果我一时无法给出准确建议,也会在直播后通过后台联系求职者,再去推荐更适合的企业和岗位。”

  去年,“海鸥计划”推出了多场国企、央企及知名民企专场直播,邀请企业代表与大学毕业生实时互动。郭丽娟透露,这些专场效果显著,“每场直播下来,知名企业通常能收到上千份简历,一些规模稍小的民企也能收到一二百份,求职热情非常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直播带岗”正不断解锁新形式、新场景:既可以是汇聚多家企业的“综合场”,也可以是聚焦特定领域的“专场”;直播间里,既有企业HR亲自上阵,也有专业主播代为解说。更吸引人的是,直播镜头还能直击招聘会现场,甚至深入企业车间、办公楼进行“实地探访”,为屏幕前的求职者带来沉浸式体验。

  山东“职小二”深耕蓝领招聘领域,直播招聘师杨亚亚是一名95后,她觉得,直播带岗的“魔力”便是把岗位更加具象化地展现出来。在直播间里,除了常见的与企业HR“连麦”答疑之外,还会将真实的岗位环境“搬”到屏幕上,镜头会跟随主播走过车间流水线、员工食堂,探访宿舍楼等,“不仅提升了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降低了求职者的成本”。

  在“兼职猫”联合创始人林玩松看来,直播带岗越来越受重视的核心原因,“在于其突破了传统招聘的距离限制,通过线上直播和实时互动提升了就业供需匹配效率”。这两年,他们与广州当地政府部门、机构、企业合作,在自研平台“云校招Live”进行多次专场直播带岗,包括面向灵活用工人员及残疾人等。林玩松介绍,去年6月底,在一次大型招工见面会上,他们同步开展了线上直播带岗,无法到达现场的求职者也可以实时“云逛展”。“通过多平台同步转播、实时弹幕互动、简历智能筛选等功能,实现线下体验与线上扩散的无缝衔接,同时还能依托大数据分析优化岗位推荐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