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需要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践行三大全球倡议,不断书写中国同世界各国彼此照亮、相互成就的新篇章。系列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治国理政纪实》8月7日播出《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4月14日,越南河内。随着专机抵达内排国际机场,习近平主席开启今年首次出访。暮春时节,习主席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这三个东南亚友好邻邦进行国事访问。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一年内实现互访,充分体现中越关系的战略性和高水平。

  两党总书记一致确认,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百年变局中发展壮大。

  马来西亚是习近平主席东南亚之行的第二站。此访最重要的成果是两国领导人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中马友好合作开启下一个更加辉煌的“黄金50年”。

  东南亚之行最后一站是柬埔寨。访柬期间,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将中柬关系定位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在双边层面构建的首个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访问东南亚三国,既是今年元首出访的开篇之作,也是以全球视野审视周边、以周边外交辐射全球的重大外交行动。

  就在此访启程的前几天,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

  中国和中亚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峰会的主旨发言中,习主席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中国—中亚精神”。

  在阿斯塔纳不到48小时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十余场多双边活动,共叙传统友谊,共商合作大计,共绘发展蓝图,达成百余项合作成果。

  从年初的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冰雪盛会到春天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从连续三次经略周边的元首出访到接踵而至的邻国领导人来访,今年以来中国周边外交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保持密切战略沟通,引领中俄关系在风高浪急的百年变局中坚毅前行。5月,习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中美如何相处,既关乎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前途命运。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两次应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习主席强调,校正中美关系这艘大船的航向,需要我们把好舵、定好向,尤其是排除各种干扰甚至破坏,这尤为重要。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对抗冲突不应是我们的选择。双方要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加强合作,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两国元首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持经常性联系,同意双方团队继续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

  欧洲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符合双方根本利益和世界普遍期待。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7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习主席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三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欧方表示,习近平主席有关欧中关系的三点主张至关重要,期待同中方一道,续写欧中关系下一个50年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