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三大过敏“元凶”伤身扰人

  专家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送上防护贴士

  炎炎夏日,让人难受的不只是高温酷暑,还有不少与之相关的过敏性疾病。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到来之际,科技日报记者走访多位医院专家,让他们为解决夏日的敏感烦恼支招。

  阳光曝晒谨防日光性皮炎

  夏天紫外线逐渐增强,不少人发现晒过太阳后,脸部会出现发红、发痒的症状。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主任鲁建云说,这可能是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又称急性日晒伤,是正常皮肤接受过量强烈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

  鲁建云介绍,常见的日光性皮炎患者皮疹通常位于暴露部位,如面、颈、手背等。在曝晒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患者皮肤开始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严重者可发展为水疱、大疱,伴灼痛、瘙痒或刺痛感。红斑通常在24—48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脱屑、色素沉着。

  “日光性皮炎不仅影响生活质量,长期反复发病还可能增加皮肤癌风险。通过科学防晒和及时干预,人们可有效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主任粟娟说。

  一是可以采用物理防护。专家建议,白天出行选择使用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50的防晒衣、防晒伞、宽边帽和太阳镜。二是可以采用化学防护。专家建议日常可选择涂抹紫外线防护系数30以上、PA+++以上的防晒霜,并在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确保防晒霜有足够时间成膜。此外,建议每2小时补涂一次,特别是在出汗或游泳后。三是要做好生活调整。专家建议易感人群减少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香菜、木耳等的摄入;对光敏性药物敏感者,则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特别要提醒的是,即便阴天也需要做好紫外线防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罗钟玲说,阴天云层较厚,虽然能阻断部分中波紫外线,但长波紫外线依然能穿透云层到达地面。长波紫外线是导致黑化、松弛、产生皱纹等皮肤光老化现象的“元凶”,因此,阴天更不能放松警惕。

  此外,粟娟提醒,若出现严重皮疹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

  空调尘螨导致过敏性鼻炎

  盛夏时节,从酷热的室外钻进凉爽的空调房,经常有人不自觉地频繁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又红又痒,甚至浑身起红疹。这是个体对冷空气过敏吗?不,罪魁祸首其实是螨虫引发了过敏性鼻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蒋卫红解释,尘螨喜潮湿(湿度80%左右)温暖(温度17—30℃)的环境,它们以人类的皮屑、汗液、毛发等为食,其分泌物、排泄物、死亡虫体和蜕皮等都是过敏原,可通过空气或接触进入人体,引起过敏反应。“空调是尘螨的温床,其内部的滤网、散热片等极易积聚灰尘、皮屑,是尘螨的‘乐园’。”他说。

  空调启动时,关紧的门窗使得室内空间相对密闭、通风不畅,尘螨以及它们的排泄物、尸体碎片等就会随冷风散布整个房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马艳红说,当这些东西被人体吸入鼻腔后,就会激发人体免疫系统释放出组胺等“化学武器”,导致人出现过敏症状。空调环境下,干燥的冷空气使鼻黏膜更脆弱,易受刺激,从而更易加重鼻炎症状。

  如何科学预防螨虫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专家表示,要从生活细节入手。比如,螨虫克星是“高温+曝晒”,可每隔一至两周,对家中凉席、空调被、枕套、床单等进行55℃以上的热水浸泡;新凉席或闲置后启用的被褥,也可先用热水烫洗再放置于太阳下曝晒,晒完用手多拍打;定期使用除螨仪深度清洁床垫、沙发;将空调调节为除湿模式,使室内湿度保持在50%以下;每天早晚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此外,专家还建议,每隔1—2个月清洗一次空调滤网,开启空调前先打开门窗,空调开启数分钟后,再关闭门窗;卧室尽量不堆放过多毛绒玩具、毛毯、厚窗帘等易积灰藏螨的物体;经常擦拭家具表面,减少浮尘,并对沙发、地毯每周至少吸尘一次;可给枕头、床垫、被子套上防螨面料的罩子,隔离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