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乡村振兴看“湘”村

  人民网“行进中国”湖南调研采访团

  晨光微熹,长沙乡村一派繁忙景象:

  湘江新区圣峰果业基地里,黄桃、梨子挂满枝头,浓浓果香扑面而来;浏阳葛家镇蔬菜大棚内,技术员轻点屏幕,便完成了5个片区的灌溉任务;宁乡夏铎铺镇的屋场上,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商量着村里的大事小情……

  从稻田到花海,从指尖到心间,乡村正以新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振兴故事。

  田间地头藏着“致富经”

  七月的周末,圣峰果园里热闹非凡。

  圣峰果业基地里,73岁的黄仕其正弯腰查看水果长势。

  游客们提着竹篮穿梭在桃林间,直播间里主播正热情推介:“家人们看过来,咱们的黄桃现摘现发,香甜可口!”另一边的滑翔伞基地,年轻人在340米的山顶盘旋,俯瞰层峦叠嶂的果园和远处的长沙城。

  黄仕其的女儿黄莲花随父亲一起回乡创业,引入“果园+旅游”模式:修建观光步道、开设亲子研学基地、打造特色民宿“风吟谷”。

  如今,这里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综合营收突破2000万元,还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和“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

  这几年来,莲花镇大力发展林果花木种植业,培育莲花甜桃、莲旺葡萄等特色品牌,爱格花卉、圣峰果业、龙洞园林三个千亩种植基地全年总产值超3000万元,带动就业超200人,全镇近三年累计产量达8000公斤。

  乡村文化不缺受众,只缺创新表达。

  2025年油菜花开季,望城茶亭迎来68万人次游客,带动农旅综合收入超4000万元。“茶亭的花海不仅好看、好玩,更有温度、有故事。”游客李女士的感叹,道出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来到茶亭,游客可以乘坐小火车穿行花海,体验糖画、剪纸等非遗项目,还能在金色花海里聆听长沙交响乐团的演奏,在惜字塔下与AI数字人对话。

  春季油菜花与紫云英轮作,夏季荷花与向日葵争艳,秋季菊花与桂花共舞,冬季梅花傲雪绽放,依托花海流量,当地将红薯粉加工升级为非遗体验工坊,年产值近千万元;推出的“花田音乐会”“汉服巡游”等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乡村的多元魅力。

  “我们不是在卖风景,而是在经营一种生活方式。”茶亭镇党委书记冯俊凯介绍,近三年来茶亭的游客翻了三倍,当地综合收入也翻了10倍,通过“花海+艺术+农创”的模式,这里已成为长株潭都市圈的“微度假”首选地。

  村里事透着“烟火气”

  长沙市宁乡市夏铎铺镇,村民们围坐在屋场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正在进行。

  “村民生活用水困难,能不能帮忙解决?”这次的屋场恳谈会上,村民提出了自己的难题。

  “村里因地下20到30米处有卵石层的地质原因无法打深水井,只能安装自来水。”由于涉及到与上级部门对接,夏铎铺社区将问题上报到了镇里的“民情分析会”。

  对接、勘察、签订施工合同、集中开户、开工建设……两个月内,村民的急难愁盼得到了实际行动回应。

  7月15日,夏铎铺社区七、八组每家每户水龙头流出清冽的自来水,村民饶光跃高兴地说:“‘民情分析会’就是得民心!”

  “民有所呼,‘会’有所应。”夏铎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分级议事制度,小事由片组邻“三长”召开“屋场恳谈会”解决,或者由村级“民情碰头会”协调,大事由镇党委“民情分析会”调度解决,疑难问题则启动“乡街吹哨、部门报到”程序联动处置。

  这边村民大事小情商量着来,那边党群干群也架起了“连心桥”。

  遇到烦“薪”事?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来帮忙;小两口情感不和起争端?温馨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可解忧;物业服务起纠纷?专业的物业纠纷治理工作室着手联调……

  “现在是一站式联合调处,多部门现场联动,我手上的劳动纠纷调处成功率提升了70%多,时间也缩短了近三分之二。”面对记者,长沙县人社局派驻在县综治中心的郭玖元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