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江到之江 香港和内地加快“双向奔赴”
杭州8月2日电 (柴燕菲 张斌)2024年7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勉励他们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过去一年,以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浙港两地往来更加密切、互动更加深入,见证香港与内地加快“双向奔赴”。
从香江到之江,“双向奔赴”的加速度,来自于两地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源自于两地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所需,植根于爱国爱港爱乡的优良传统。
香港和内地 更需要“双向奔赴”
“今天的香港和内地不纯粹是投资关系,更加需要‘双向奔赴’。”近日受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其东的感慨,道出了两地关系的深刻变化。
如其所言,相比改革开放之初,如今的浙港合作早已超越简单的投资往来,步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香港的优势,包括高度国际化的现代专业服务与金融枢纽功能。“浙江企业‘走出去’需要资金、法律、会计等支撑,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IPO融资能力全球领先,现代服务业体系成熟,能为浙商品牌出海保驾护航。”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受访时介绍,香港中华总商会与浙江省工商联已开启“并船出海2.0”计划,助力浙江民营企业从“产品出海”升级为“品牌出海”。
浙江的强项,则体现在完备的产业生态与创新活力。
年轻的宁波“企二代”童禹焜近年来在接班后,推动企业电动工具产业国际化布局,依托香港在物流、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在我看来,香港是我们产品出海、品牌出海的最佳通道。”
互补在新兴领域更为凸显。因与香港高校合作,从事传统制造业数十年的宁波企业家吴昌永缓解了自己的转型压力,“我们2019年成立新团队布局无人机全链条产业,已经在宁波开通低空物流航线,下一步计划和港企合作在香港建立航线,并向东南亚等地拓展。”
沪港社团总会主席、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姚祖辉受访时指出,浙港合作的关键在于“科研+转化”的无缝衔接。“内地有完善的产业生态,香港可发挥科研与国际网络优势,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的桥梁。”

浙港这一年 联系越来越密切
7月26日,以“两新融合促发展·同心奋进现代化”为主题的第二届浙港现代专业服务合作会议在宁波举行。其间,总金额87亿元人民币的34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两地平台、机构签约合作备忘,举办“人工智能+”“港航服务”“香港上市”“投资浙里”4场专题洽谈会。“过去这一年,香港和宁波、浙江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现任和前任特首多次到访宁波。”当日,参与签约的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市侨商会会长薛惊理如是感慨。
去年8月,世界中华宁波总商会十五周年庆典暨第五届会董会就职典礼在宁波举行,世界中华宁波总商会名誉赞助人林郑月娥出席。
今年4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访问浙江,出席在杭州举行的浙港高层会晤暨浙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和在宁波举行的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浙江(宁波)专场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与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领导会面,并到访当地创新科技、医疗等领域的设施和项目。
今年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出席第二届浙港现代专业服务合作会议并讲话。
梁振英表示,浙港两地要继续深化合作,充分发挥香港高度国际化的现代专业服务业优势和浙江创业创新链完备、创新生态优良的优势,推动两地更好发展,进一步彰显“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他提出,浙港两地政府和企业界要加强沟通,常来常往,在现有合作机制基础上,扩大和深化两地企业的直接交流,共享事业发展的大机遇,共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辉煌。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王浩表示,浙江与香港血脉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这些年来,浙港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经贸、科技、人文等各领域合作越来越紧密。“我们愿同香港一道,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推动更多成果在浙港两地转化落地。”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