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向好,中国经济韧性强(年中经济观察)
越是挑战来袭,越是检验一国经济的成色,越是考验应对变局的能力。
单边主义明显抬头,保护主义卷土重来,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冲击全球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外部环境急剧变化。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主动作为,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7月15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今年上半年,生产、需求稳步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这份来之不易、含金量高的发展成绩单,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有外媒感慨,中国经济“表现超出预期”。
从中,我们看到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强大的底气与韧性,读出了中国经济的确定性与稳定性,也增强了决战决胜“十四五”的信心与决心。
运行态势稳中有进
清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扇扇卷帘门刚开启,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便鱼贯而入,繁忙的一天开始了。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不少义乌企业进入‘赶货模式’,甚至有客户主动加价。”浙江昌潮文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昌潮说。
“机会来临要抓住,挑战来临能顶住。”即便之前为关税问题烦恼时,黄昌潮同样底气十足,“世界那么大,市场那么广,专心做好产品,不愁没有销路。”
一边,在稳住传统海外市场的基础上,加速布局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正筹划过段时间去泰国举办活动,推广自主品牌”;一边,瞄准国内市场,在政府部门助力下,拓展文旅产品定制业务……有多手准备,黄昌潮从容淡定,“今年,企业订单延续良好势头,内销占比已达30%。”
微观即景,宏观缩影。
从一家企业看向义乌,前5月,全市货物出口总额达2893.1亿元,同比增长23.7%。
再从义乌看向全国,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突破60万家。
市场多元稳定、产品优质硬核、企业应变求新,支撑起中国外贸的坚挺表现。
风雨无阻再向前,“稳中有进”成为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的关键词。
看供给端,“稳”在实体经济底盘稳固,“进”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工业“关节”持续升级。三点接触球轴承,助运载火箭叩问苍穹;馈源舱轴承,助“中国天眼”探寻宇宙……深耕细作,国产轴承实力更强。前5月,轴承行业159家主要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16%。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宇树科技机器人亮出“功夫模式”,优必选Walker S1机器人“成建制”进入汽车工厂“打工”……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将成为我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以完备产业体系为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建设。
实体经济根基进一步夯实。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
产业新动能进一步积聚。上半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3.3%。
看需求端,“稳”在内需潜力稳步释放,“进”在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苏超”火了,消费活力更足。
推出“票根经济+文旅市集”组合拳,凭门票吃住行游全城打折……7月5日,抓住主场比赛契机,江苏南京大力“引客流”“促消费”。当天,比赛现场观众超6万人,全市接待游客79.1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达9.8亿元。
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体量巨大。今年以来,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潮玩经济”“首发经济”“中国游”“中国购”热度升高,消费市场趋于活跃、表现可圈可点。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