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坛「变性」闹剧终结,女运动员等来了公平
文 | 宋田田
将跨性别选手排除在女子体育赛场外的态势,在美国体育界愈加明显。
日前,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以下简称宾大)与美国教育部达成一项协议,涉及禁止跨性别选手参加女子比赛。
而这项协议的落地,与前宾大校队游泳运动员——莉亚·托马斯(Lia Thomas)有着直接关系。

困在性别界定里的公平
莉亚这个名字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时间,可以追溯至2022年3月的NCAA冠军赛。彼时,她凭借4分33秒24的成绩一举拿下了女子500码(1码=0.9144米)自由泳比赛的冠军,甚至还甩开了东京奥运会银牌得主艾玛·韦扬特(Emma Weyant)1.75秒。
与此同时,媒体和大众对于莉亚的关注完全偏离了赛场,纷纷紧盯着其尤为特殊的身份——跨性别选手。
正因如此,莉亚夺冠后「不公平」的呼声瞬间在网上炸开了锅。一些人甚至将论调上升至「拯救女子体育」的高度。
还有人开始为亚军艾玛打抱不平,认为她才是那场比赛真正的冠军。对此,美国前教育部新闻秘书长安吉拉·莫拉比托(Angela Morabito)曾在社媒公开评论道:「第二名就是新的第一名」。

外界义愤填膺的言论并非没有立足点——与同场竞技的女性选手相比,莉亚跨性别前积累的身体素质优势明显可见。
据过往新闻显示,莉亚于2017年入学宾大,当时「他」还是宾大男子游泳队的一员。时间来到2019年,这位男运动员才开始接受激素替代疗法(HRT),进行医学界承认的变性行为。
这也就意味着,莉亚以男性身份度过了自己前19年的人生,也在事实上拥有了一副成年男性的体格。她突出的体型和身体素质,侧面映照着男性与女性在竞技表现方面的差距。

数据更为直观,对比莉亚变性前后的成绩,进入女性赛场后的她简直像「开了挂」一样。
2018-2019赛季,她还以男性身份比赛时,在200、500码自由泳项目的排名分别为第554名,第65名,几乎可以说「查无此人」。而在2021-2022赛季,转入女子组比赛后,她在这些相同里程的项目排名跃升为第5名,第1名,跻身「第一梯队」。
尽管我们无法站在道德制高点对莉亚的变性选择本身有任何恶意揣测或指责——在法律准绳下,每个人对性别选择权利都应该得到尊重。
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她加入女子泳坛带来的后果:挤占了生理性别为女性的运动员本应享有的公平竞争的空间。
迟来的补偿
回看当时的情况,变性后的莉亚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参赛机会,与宾大乃至NCAA的规则漏洞有着直接关系。
2022年,NCAA对变性运动员是否能够参赛的判定标准还局限于睾酮水平,而莉亚确实在接受变性干预后达到了女运动员标准。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