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FIA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印尼站的赛场上,Cupra Kiro车队实现了中国车队在世界锦标赛历史上的首次夺冠。这一突破性的胜利不仅是车队的里程碑时刻,更是中国汽车运动写入国际顶级赛场史册的重要一页。就在这载入史册的瞬间,站在幕后、神情沉稳的那位中国人——许家泰,成为聚光灯之外最坚定的“引擎”。作为Cupra Kiro车队、捷凯车队、格时图技术中心的掌舵者,他用十数年的积淀与“技术即战略”的理念,推动中国赛车一步步挺进世界核心赛道。

  赛车版图不断扩张

  许家泰,是当下中国赛车产业与高性能车技术领域最具战略眼光的操盘者之一。他既是格时图技术中心的创始人与掌舵者,长期专注高性能赛车零部件与动力系统的开发布局,也是捷凯车队的总监,多年来带领车队征战TCR Asia、CTCC等顶级赛事,并屡次斩获冠军;更是中国车手与工程师走向世界赛道的重要推手。

  随着在国际汽联Formula E世界锦标赛中执掌Cupra Kiro 车队并实现历史性首冠,许家泰的赛车版图完成了从国内赛场到世界舞台的跃升。这一场印尼站的胜利,让这位曾在改装配件、底盘工程、电控系统等多个维度深耕多年的技术派领军人物,完成了中国赛车人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重量级落子。可以说,这不仅是Cupra Kiro 车队的荣光,也是许家泰以“技术即战略”为核心理念,在全球赛车体系中添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FE首胜:技术与默契的兑现时刻

  “这个冠军来得不容易,但也在意料之中。”许家泰坦言,Formula E世界锦标赛印尼站的胜利并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爆发,而是长期积累、渐入佳境的结果。六年磨一剑,从最初的挣扎与试错,到摩纳哥和东京站稳脚跟、逐步登上领奖台,再到印尼的登顶,Cupra Kiro车队的成长轨迹其实清晰可循。

  “赛车就是这样,冠军不靠运气,但你没有运气也不行。那一场比赛,我们从排位第五起步,中途没有任何失误,几次安全车的时机也都刚好踩在我们有利的节点上。是‘天时地利人和’。”他说。

  事实上,自2024年初Cupra Kiro车队完成品牌更名后,车队资源的稳定使得技术团队终于可以按照理想路径推进研发与调校。许家泰一语道破:“我们对这台赛车终于‘有感觉’了。”

  纽博格林24小时:用中国团队打下一面国际旗帜

  相比FE的激烈短兵相接,纽博格林的24小时耐力赛则是另一种极限考验。对于初次带领捷凯车队前往这一被誉为“绿色地狱”的赛道,许家泰并未表现出常人眼中的敬畏。他坦然表示:“在我眼里,绍兴和纽北只是长度和空气不一样罢了,左弯右弯、刹车加速,都是在做同一件事——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把车调得更快、更稳。”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次参赛的赛车由中国自主品牌领克提供,轮胎、刹车、轮圈乃至技师全部来自中国。“我们没找当地团队帮忙,因为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这台车。”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支捷凯车队的“全华班”不但顺利完赛,还登上领奖台,成为赛道上最引人瞩目的存在。许家泰说:“我们在国内已经做足准备,24小时前我们跑了株洲12小时耐力赛,所有零件都做了超负荷测试。这是中国团队的专业,也是对中国赛车制造能力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