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在中国游泳意气风发的今天,领军人物的传承故事常为人称道。潘展乐小时候那句“比孙杨游得快就行”语惊四座,孙杨则说“我是从张琳手里接过旗帜”,而张琳,这个曾经熟悉似乎又开始陌生的名字,是否勾起你关于青春的某些回忆……

  当我们见到张琳时,第一感觉是他胖了。当运动员时就是圆圆的娃娃脸,现在更是富态多了。张琳的好友、另一位游泳世界冠军吴鹏调侃:张琳你是“人到中年脸更圆”……难怪在年初,张琳在个人微博立下Flag:今年减肥目标15公斤!

  退役迷茫期 待着也是待着

  说张琳当年是“中国游泳一哥”,没有任何争议。中国男子游泳奥运首枚奖牌、世锦赛中国男子长池首金都是他,7分32秒12的8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那么在告别泳池这些年,他干什么去了?这次相约和张琳畅聊,捋清了他退役后的发展脉络。

  “2012伦敦奥运我没选上,回了北京队,之后也没再回国家队。2013沈阳全运会后,我开始思考,接下来做什么。”

  2014年张琳去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想一边养伤,一边攻读训练康复专业的执照。但在美国拿医学类工作执照,条件多,难度大。大学本科要在美国读,要考GMAT,再上研究生,毕业后实习一两年再读博,然后才可能拿到执照。

  张琳说:“我一琢磨,我当时27岁,读完37岁,全下来就40了,这和我学个4、5年就回国的打算不是一回事啊。”于是在2015年,张琳回国了,但还是没想清未来:“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我觉得80%的运动员退役下来,对未来人生目标,可能都不是很清楚。”

  像张琳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退役时是有一些就业选项的。除了自主择业,也可以去体制内当教练,或谋求相关部门一些职位。但张琳还抱着能不能继续游的想法,实在不能游了,就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我那时整个人状态不是特别好,一方面如果伤病能康复,还想继续游,去南加州康复就有这个原因。另一方面,13岁离家就一直在游泳队,如果不游了,挺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你让我在那个时间点回泳池当个教练,我有点不甘心。”

  “2015年回来后,玩了一段时间,和队友聚会什么的。但后来觉得也不能老这样。一个机缘巧合,我以前一位北京二线队的教练在做游泳俱乐部,他说你要不来加入,我妈也说你待着也是待着,我说那就过去试一下吧。”

  就这样,在北京蓝色港湾的这家游泳俱乐部里,张琳开始了新的职业体验,一做就做到2018年。他成了俱乐部负责人,既有管理职责,又带训练。“我去招孩子,也负责教练团队,三四个人。我当时的心理,就是锻炼锻炼自己,先有个事儿做,尝试一下。”

  上学收获爱情 现在兼职给老婆捡球

  做俱乐部同时,张琳还在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就读,这是北体大为优秀运动员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而开设的,学制两年,学分制,给冠军们提供一个学习和感受校园生活的机会。

  和张琳同一期的同学名单中,有体操的邓琳琳、铁人三项的王伟等。还有个名字,会从此和张琳紧密绑定在一起,这就是沙排冠军薛晨,张琳后来的爱人。

  “我是2016级冠军班的,薛晨是2015级,混着上大课,我遇到了她。之前我俩彼此知道,但并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