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碎钻散落,

  仿佛银河倾泻而下,

  在漫天星河中,

  感受粼粼波光的迷幻世界。

  现代钻石服饰中的“钻石”大多为人工制造的莱茵石,而莱茵石是一种具有虹彩效果的水晶石,最早发现于德国和奥地利边境的莱茵河畔,因而得名莱茵石,也被现代人称为水钻。最初,由于供应稀缺,它们价格昂贵。

  1775年,法国珠宝商乔治·弗雷德里克·施特劳斯 (George Frederic Strauss) 在宝石的下部涂上了金属粉末,使莱茵石闪闪发光,取代了钻石来制作低成本珠宝,但由于生产方法缓慢,价格仍然昂贵。

  莱茵石的大规模生产始于 1892 年,29岁的丹尼尔·施华洛世奇发明了第一部切割机,使用这部机器来切割的玻璃的折射率与之前的相比提高了一个新高度。不仅如此,用它切割后的玻璃含铅量也大大增加,这使得切割之后的比传统的莱茵石更加晶莹剔透。这项发明在首饰行业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施华洛世奇华丽的登上了时装首饰的历史舞台,莱茵石也成为时装首饰里最基础的材料之一。因此,莱茵石的供应量大大增加,导致价格下降,变得可以负担得起。莱茵石在服饰设计上逐渐开始应用。

  19世纪,施华洛世奇开始为Chanel、Christian Dior、Schiaparelli 等提供用于礼服设计的水晶元素。其中最著名的裙子,就是来自玛丽莲·梦露为肯尼迪总统献唱生日歌时所穿的水晶长裙。这条裙子与飞起的白色裙子,并称为玛丽莲梦露的经典造型。

  1954年,玛丽莲·梦露在沃尔特·柏林 (Walter Berlin)执导的《演艺界无可比拟》中饰演终极全美歌舞女郎时所穿的这件满钻礼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和华丽的服装令观众眼花缭乱。

  1955年后,水晶宝石上开始应用一层薄薄的真空溅射金属涂层来产生虹彩效果,这种效果能够反射附近的任何颜色,并以北极光大气现象(也称为北极光)命名。此后,这种光彩夺目又异彩纷呈的水晶钻石在服装上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到了1958 各大品牌的秀场中也逐渐应用水钻于成衣中,例如 Balengiaga 1958 年秋季系列中的这件礼服就将水钻应用在了高级定制服装中。

  1963年,水钻服饰又被应用在电影中。在电影服饰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伊丽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在《埃及艳后》中曾穿过一件镶满了水晶又带有异域风情的服饰。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