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再次遇到严重事故,“车门为何打不开”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

  10月13日,据“成都公安”通报,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许,天府大道南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31岁当事人邓某某驾车与李某驾驶小型轿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驾驶人邓某某死亡,涉事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此前有网友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四川成都天府大道发生一起涉及小米的严重交通事故,涉事汽车的车型为小米SU7 Ultra。

  有参与现场救援的目击者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事故车辆“外车门是个电子锁,当时无法打开”,众多现场群众“拳打脚踢”试图打开车门,但未能成功,“后来等到消防车过来,使用切割机切开车窗,才把人救出来。”

  “车门无法打开”,也再次引发外界对于隐藏式或半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质疑。

  为何车门无法打开

  “遇到类似事故,车门无法打开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常见现象,并不局限于小米。”10月14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安全专家向澎湃新闻记者分析。

  “如果遭遇如此剧烈的撞击,大部分车辆可能都会出现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该专家说,“传统燃油车也包括在内,此前已经有多次类似事故出现。”

  不过,该专家认为,门把手可能依然是此次车门无法打开的核心原因,“SU7车型在外门把手上没有机械解锁冗余设计,车内是用按钮的,断电后按钮无法实现电解锁,而SU7内部机械冗余门把手隐藏在车门内板里,车内人看不见,车外救援人员即便砸破窗玻璃也够不着。”

小米SU7 Ultra

  根据该专家的说法,如果汽车厂商要制造并生产符合《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要求的门把手,成本要较现有普遍使用的门把手价格翻倍。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记者,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门把手普遍是电子门把手,当出现事故断电时,电子门把手便会失效,需要通过机械门把手开门。小米SU7门把手的外表看似是机械门把手,但实际是全电子把手,纯电动控制,一旦断电就无法工作。此时唯一能开门的,只有车门内侧的备用机械小把手,但前提是车主还有行动能力可以开门。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警方此前发布的通报尚未提供对涉事车辆的详细调查结论,因此上述说法为根据视频的初步判断,是否准确还等待后续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在安徽铜陵发生的小米SU7车祸导致3人遇难事故中,已经出现了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当时,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

  朱西产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导致气囊点火,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ECU)会在气囊点火指令的同时发送解锁指令,解锁失败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在刮底碰撞或非结构性碰撞中,若气囊未点火,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没有生成解锁指令,导致车门保持锁定状态。

  第二种原因是电路中断。在正面碰撞事故中,12V蓄电池位于发动机舱,当发生严重碰撞后70-80毫秒内,可能发生电瓶线路断裂,此时即便气囊点火并发送解锁指令,但车门锁因失去供电,也无法执行解锁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