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前瞻|国内外线下客流量回暖,实体零售业恢复势头渐显
原标题:零售前瞻|国内外线下客流量回暖,实体零售业恢复势头渐显
文章转自:WWD 国际时尚特讯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促使中国消费者形成更加务实和理性的购买决策,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23 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中显示,51% 的中国消费者正在减少非必需品支出,但并没有降低对必需品及服务的消费需求,而是更加关注所购的产品与购买渠道,以积极寻找更低价的购买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零售业在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消费市场展现出持续恢复和扩大的态势。据商务部的调查显示,我国一至七月实体零售保持恢复发展势头,其中,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增长,专业店和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则分别增长 7.5%和 3.5%。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前五天,36 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较 2022 年同期增长 150.4%,其中,天津金街商、重庆解放碑商圈、杭州湖滨商圈的客流量分别增长 276.2%、175.6%和 137.3%。

同样,假期作为提振消费市场的引擎,各大商圈积极抢抓小长假红利,不断促进消费。以上海和北京为例,根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数据监测显示,9 月 28 日至 10 月 5 日,上海总体线下消费金额(含零售、餐饮等)为 449.2 亿元。中秋国庆期间,35 个重点商圈进店线下客流总量达到 3789 万人次,同比增长 34.6%,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19.8%。消费金额排名前三商圈分别为南京西路、陆家嘴和南京东路商圈,分别与 2022 年同期相比增长 8.1%、10.6%和 7.7%。

据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数据,小长假期间北京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企业实现销售额 92.7 亿元,同比增长 21.8%,60 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 4509.2 万人次,其中,CBD 商圈、亚奥商圈、王府井商圈客流量分别达 362.8 万人次、201.2 万人次和 174 万人次。而地安门外商圈、前门大栅栏商圈、隆福寺商圈、五棵松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 92.5%、38.7%、31%和 21.8%。

针对美国实体零售市场,尽管根据数据显示,8 至 9 月线下消费曾出现充满不确定性的波动,但这一状况也正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缓解。
据数据分析企业 Placer.ai 数据显示,美国 8 月和 9 月实体购物中心的客流量呈现出大幅下降的态势。其中,8 月份室内购物中心的客流量下降了 4.8%,9 月份则下降到了 8.7%。

Placer.ai 报告作者表示,紧随负客流量趋势其后的,还包括室内购物中心和露天商业街区同比客流量差距的不断扩大,其中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客流量展示出显著的落后趋势,而就同比访问量而言,其他类型的购物中心客流量的差距则保持稳定。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