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搭配护肤品?产品混搭和成分叠加的知识解答
文章作者:杨宜乐
文章来源:健康与美容 微信公众号


面对琳琅满目的护肤品,如果我们想要实现“ 1+1>2 ”的效果,就应该进行科学的搭配。

小本Brant:
“加法”或“乘法”搭配
在搭配使用护肤品时,我们通常根据其发挥功效的成分进行组合搭配。可以协同的成分们,一般都是通过“加法”或者“乘法”完成搭配。
所谓加法搭配,就是对于可以实现某个功效的多种成分进行叠加。比如目前大家熟知的针对黑色素进行肤色美白的四大通路,只使用烟酰胺可以针对下游的通路发挥作用,想要让护肤效果增强,可以选择间苯二酚类衍生物,如4-己基间苯二酚、苯乙基间苯二酚(也就是377)以及630,以健全通路,增加效果。
针对紧致抗皱方面,被视为金标准成分的视黄醇,同样有多个家族成员可以叠加,并且因为不同的衍生物在透皮吸收后的转化速度和路径有差异,不会在上脸时造成过度刺激,而会形成生物化学层面的长线缓释。因此,在保证耐受前提下,多种维生素A类衍生物(视黄醛、视黄醇、视黄醇棕榈酸酯、HPR)是可以叠加的,对于敏感人群来说,还可以针对具有相似功效的植物类维生素A(如补骨脂酚、三叶鬼针草提取物等)进行叠加。另外,如果把紧致抗皱的视角再提高,可以搭配胜肽、玻色因等成分与前者搭配。并且这其中,胜肽的种类繁多,作用路径各异,本身也是很适合叠涂搭配的。


而乘法搭配,则是放大某一类功效成分的吸收力。包括物理方法(使用磨砂膏、吸附泥膜等物理方式清除皮肤表面过剩的油脂和老废角质)、化学方法(使用安全浓度的果酸、水杨酸等,松散角质层的结构排列增加功效成分吸收)和生物方法(借助生物蛋白酶或二裂酵母等微生物发酵产物达到类似于酸类成分促进功效吸收的形式)。
几乎所有的护肤功效都可以叠加,比如应对皮肤自由基损伤和氧化还原的问题,我们非常熟悉的维生素C同样原型VC本身,还有多种广泛使用和可以搭配的衍生物(如VC乙基醚、VC-IP、THDC等)。并且维生素C与维生素E可以进行搭配,VC发挥作用的同时还可使VE的代谢产物复原,持续发挥作用。同样我们把氧化还原的视角不局限于维生素,麦角硫因、白藜芦醇、绿茶多酚等植物来源的成分同样可以加持这类功效。

叠加和混搭产品如果对皮肤出现负面影响,一般是超过了皮肤本身的承受力。
比如皮肤对于维生素A类成分具有储存和累积效应,新手使用A醇可能在连用三天到一周后才显示出发热、脱皮等不良反应,所以对于安全为前提的功效护肤,一方面要严格建立耐受,另一方面要提前准备好具有舒缓修护功效的产品。其次,维生素A类和酸类的成分搭配时也需要注意,因为两者从长期看同时具有剥脱性,也可能会加重对屏障的压力。
除此之外,在叠涂过程中,如果两款产品的pH值差异很大,则不建议直接混合。轻则出现某些功效成分失活的情况,而这个过程产生的化学产物由于混合时的配比不同可能有差异,重则造成皮肤损伤。所以如果对两款产品的具体特性了解不足,至少应该在分别使用时隔一段时间。
还有一类问题,也是叠加产品时,大家常常遇到的:搓泥。通常出现在涂抹配方比较复杂的产品后,或者发生在护肤流程结束时涂防晒产品后。这是由于其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在混合后的料体中不稳定而导致的析出。一般建议提前做好角质清理,注意涂抹手法,可以一定程度减少搓泥情况出现。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