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别主义 下一个流行风向标

在如此多元化的如今
去性别化也在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打破传统壁垒
模糊性别界限
塑造独一无二的时尚表现力


“无性别”(unisex),即不再将男性和女性放置在二元性别对立中。在时装界,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968年的《纽约时报》,当时百货公司的商品目录增设了一个“his’and her’s”的新分类,广告中的男女模特皆身穿相同款式的蕾丝喇叭裤搭配纽扣衬衣,成为一种典型的去性别差异化的概念尝试。

从那时起,无性别的风尚开始风靡于美国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同样是在20世纪60年代,时装设计师哈代?艾米斯(Hardy Amies)提出了“孔雀革命”口号。因为雄孔雀比雌孔雀更美,艾米斯借此比喻掀起了一股将男性时装推向极致华丽的风向,将无性别主义推向高潮。

无性别装扮一直是流行文化最为惊艳的表达。自五十年代猫王的眼线妆容掀起乐坛风浪,六十年代滚石主唱Mick Jagger一身白色裙衫亮相海德公园被盛赞最为诗意的表演,这种打破二元性别的穿搭就与时尚潮流开启了漫长的紧密关联。

为Mick Jagger设计出白色战袍的英国设计师Mr.fish将这股爆炸式头脑倾注在大卫鲍伊身上。华丽的长裙让大卫鲍伊找回来自火星的自己。随之越发耀眼的丝巾、阔腿裤、高筒靴以及突破性的妆容等等元素,让这位华丽巨星成为影响几个世代的时尚icon。


然而纵观历史,从流行于十八世纪法国男性间的丝袜,到女性也可穿着的牛仔裤,“设计与服装本身都不具备性别属性,服装的性别化背后是时代文化的体现”。



提起无性别穿搭,相信大部分人脑海里首先浮现是以“极简”“中性”、“性冷淡”、“黑白灰”为关键词,但这种性别流动时尚(Gender-Fluid Fashion),从上世纪到现在旨在打破过去沉闷的刻板印象,用华丽鲜艳的服饰体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